国产专区在线_我把老师干了_高清性色生活片2_羞羞漫画的

新聞中心     聯系我們
大理會議承接公司服務電話
服務熱線
139-8889-9288
所在位置:首頁 / 大理地產/人文推薦 /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6月5日

《人民日報》整版聚焦

中國農業大學在全國牽頭

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

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

并和眾多高校院所、科研機構

形成了協同創新的良好局面

其中提及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




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腳踏實地,把課堂學習和鄉村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厚植愛農情懷,練就興農本領,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建功立業,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

從2009年在河北省曲周縣成立第一家科技小院開始,目前中國農業大學已在全國牽頭建立了139個科技小院,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并和眾多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形成了協同創新的良好局面。科技小院取得了什么成績,收獲了哪些成果?請看3個科技小院的故事。   


——編者




張福鎖(右一)和小院師生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了解水稻種植情況。趙渝 攝


圖片
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
圖片
“長”在地里  治“大學問”

云南大理洱海邊,一群師生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家”是古生村科技小院。


2022年2月,小院正式揭牌。科技小院做什么?“保護洱海,發展綠色農業,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科技小院負責人、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金可默說。


初來乍到,不是所有村民都認可科技小院。師生吃飯時,有村民趴在窗口盯著他們,一位村民更是直言:“你們來能幫我們做什么?”


村民的疑慮并非沒有道理。科技小院會不會是一陣風?


流經古生村后注入洱海的陽溪,是蒼山18條溪水之一。守住綠水青山,洱海流域嚴控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從哪里來?不同季節、區域又有什么差異?搞清楚這些基本問題,保護洱海才有科學的依據。


2021年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邀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福鎖院士來考察并建起科技小院,這是初衷。


“我們沿著水系,設置了22個監測點,取樣、記錄、分析水質,摸清流域污染情況。”湯博文告訴記者。這位中國農大研究生,是科技小院面源污染研究小組的成員之一。


研究小組逢雨而動,有時早晨5點就要直奔田間,淋著雨待到中午。“穿著雨衣,外濕內悶,又不抗凍,我一個小伙子都冷得直打哆嗦。”湯博文說。


分析樣品后,研究小組初步得出結論:看比例,古生片區村落污染占39%—51%,農田面源污染占35%—55%——后者比調查前預計的低。


“這些數據,對科學指導農田養分管理價值很大。”研究小組成員王明陽解釋說,了解農田流失了多少養分,結合當季作物產量、施肥量等信息,就能明確作物養分需求量,從而精準施肥。


洱海流域發展農業,一直受“高值不綠色、綠色不高值”的困擾。比如,一些蔬菜價錢好,但耗水耗肥,污染比較大;水稻等農作物污染小,但產值不高。破題之策,在于以需定肥、優化種植模式,讓農業生產既生態又高值。


做到這一點,單靠一個團隊不行。依托科技小院,云南農業大學、云南大學、西南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大理大學等高校專家成立了聯合團隊,搭建起綠色種植研究平臺。云南農墾等企業也參與進來,村里合作社拿出100畝地當試驗田……20多家單位,20多位高校教師,100多名研究生長期駐扎,張福鎖說:“我們要打一場洱海科技大會戰!”

  

油菜是洱海流域重要經濟作物。去年3月到科技小院后,中國農大博士后王康瞄準的,正是多用途油菜(菜薹)綠色生產技術。


“洱海流域土壤有機質高,油菜養分投入很大,卻只收油菜籽,產值低。水稻、油菜輪作,一畝地年產值只有3400元。”王康調研后發現。對癥下藥,小院師生指導農民優化用肥和種植,水稻—薹油兩用油菜輪作、水稻—油菜薹輪作、周年油菜薹種植等三種模式落地生根。


油菜收獲時節,王康差不多“長”在地里:“新模式施肥少了,菜籽產量高出一大截,還收獲了菜薹。以水稻—油菜薹輪作為例,保守測算,畝產值超過1萬元。”


變化的不只是油菜。試驗田里,綠色水稻畝產突破800公斤,產量提升30%以上。監測顯示:采用綠色種植新模式后,減氮11%、減磷55%,稻田徑流污染物負荷顯著降低。前不久,大理市決定:推廣小院水稻種植模式,在洱源縣一次拿出2萬畝做示范。


萵筍、蠶豆……更多綠色種植模式正在探索。“小院的實踐證明,協同生態保護和農業發展可以兼得。”金可默難掩自豪。


古生村耕地基本已經流轉,如何直接增加村民收入?培訓農民拍短視頻,靠電商致富。


去年10月首期培訓班開班,科技小院的學生王冬梅記憶猶新:第一天來了30人,第二天只有1人。何故?講得不接地氣。他們一邊調整內容,一邊動員村民,第三天前來聽講的10位村民感到教得“有意思”。人越來越多,最后一場,課堂擠了60多人,有些農民從別的村子專程趕來。


短短幾個月后,兩位村民何利成、趙財紅拍攝短視頻,吸引了數量可觀的粉絲。


組建白族刺繡工作室、科普水資源利用、入戶宣傳垃圾分類……瞄準鄉村振興,豐富多樣的課題正在有序推進。


如今,入戶調研時,村民時常邀請科技小院師生留下吃飯,并叮囑:“舉辦什么活動,別忘了叫上我們。”


談起在學校做基礎研究、寫論文,金可默說,在科技小院,看到自己的工作幫到了農民,學生也順利成長,比論文刊出更有成就感。


與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合作,王康很欣喜:“多元化的視角,拓寬了自身研究視野。”


學生們得到了多方面的鍛煉。王明陽不善言談,起初在展板前為參觀者講解時,緊張得發抖,嘴巴里蹦不出幾個詞。實踐錘煉了自信,如今與農民、專家交流,她已經從容自如。


在湖南隆回縣鄉村長大的科技小院學生陽瓊霖坦言:22歲“回”農村讀研究生,一開始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深入鄉村,讓我看到自身價值。”


科技小院的師生基本全年無休。為更好推進下一步工作,今年“五一”,他們帶著問卷走村串戶,了解項目的影響,查找存在的問題。


“在古生村,我們治的是‘大學問’。”科技小院師生告訴記者。


“什么‘大學問’?”


“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圖片
梨樹科技小院
圖片
土地作“黑板”  作物當“教材”

吉林省梨樹縣四棵樹鄉三棵樹村,村頭有一棟白色二層小樓,樓后成片的玉米地一眼望不到頭。樓前小院的門垛子上,“科技小院”的牌子格外醒目。進進出出的,是一群農民打扮的年輕人。


這里就是梨樹科技小院所在地。時值玉米生長關鍵期,1個多月來,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沙野每天早晨6點起床,在試驗田里一泡就是一整天:測土、播種,跟蹤玉米生長、分析土壤數據、做施肥與土壤耕作實驗,樣樣不落下。


“做試驗和示范,工作要比一般農戶做得細致,這既是‘種地’,也是科研,需要更加用心。”沙野說。


2009年,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共同建立科技小院,在梨樹縣開展玉米高產高效種植技術,試驗和推廣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技術。小院成立至今,80多名研究生在此扎根,短則一年,長則五六年。從碩士讀到博士,這是沙野在小院的第六個年頭。


沙野(右)和同學在試驗田里組裝光合作用測量系統。張楠 攝

上一篇:走向田野丨一起“趣”割麥

上一篇:白族繞三靈 傳承千年的鄉愁

滇公網安備 53070202001090號